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院举行
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院举行 摄影:刘昶
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院举行 摄影:刘昶
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院举行 摄影:刘昶
演出后合影 摄影:刘昶
6月12日,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沙金音乐厅上演。管弦系十几名老师悉数登场,以室内乐形式为在场500余名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华、院长刘辉、副院长魏煌、纪委书记于彦、副院长赵德山、吴厚兴观看了音乐会。
舒伯特的《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为本场音乐会拉开了序幕。演奏者是戛威(小提琴)、王思明(中提琴)、孙小松(大提琴)、李娜(低音提琴)、翟昀(钢琴)。这部作品是舒伯特室内乐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一首。该作品旋律优美、明朗,洋溢出生命的无限活力。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作者根据其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改编而成的变奏曲,因此,该作品也被称为《鳟鱼五重奏》。该作品的乐队编制打破了室内乐重奏曲多为四乐章奏鸣套曲的传统模式,在使用变奏曲式的同时,舒伯特运用器乐的各种特点与手法,将原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描述。五位老师的默契合作,细腻的音乐处理,完美诠释了音乐背后的寓意,令台下的聆听者难以忘怀。
第二组曲目为巴托克第四弦乐四重奏,演奏者为吴丹(小提琴)、赵戈(小提琴)、韩继光(中提琴)、孙小松(大提琴)四位老师。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是其最具个性和深度的代表作品,巴托克以他对音乐形式的不断探索,将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形式的表现扩展到了极限,他的六首四重奏,以其复杂而艰深的作曲技法和鲜明的时代风格,成为最重要的室内乐文献而载入史册。巴托克式独有的激烈、紧张,四件乐器交替拨奏、击弦,活泼有力的竞奏呈现出一派盎然的生机,整首曲目中出现大量的富有张力的节奏,时而静谧时而澎湃,四位老师以精湛的技巧,默契的合作将这首超高难度重奏曲目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最后为大家演奏的是钢琴木管五重奏。所演奏的作品是贝多芬为钢琴、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和大管而作的管乐五重奏op.16。刘贺明(双簧管)、庞亮(单簧管)、贾大勇(巴松)、缪志杰(圆号)、崔秀峰(钢琴系教师)五位教师演奏该组重奏。该首作品是文献记载中贝多芬唯一创作的管乐五重奏。木管五重奏中五件乐器的材质、形制都各不相同,要让这五种音色完全不同、音高也不一样的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和谐发声”难度极高。五位老师精湛的技巧完美呈现了木管五重奏的魅力,新颖的曲目,精彩的配合,优美的旋律让听众陶醉其中。
管弦系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结束,观众们沉醉于音乐中久久不愿离去。
(管弦系 李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