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43年2月4日,农历腊月三十,延安各界军民两万余人,齐聚延安城南门外的广场,庆祝废除不平等条约,欢度春节。锣鼓队、秧歌队、宣传队等近百个文艺团体,竞相表演,气氛热烈。其中,当属由150人组成的“鲁艺宣传队”最为出众。他们阵容强大,乐器齐备,节目也精彩纷呈,尤其是他们组织的秧歌队,演出了安波根据民歌“打黄羊调”进行填词,采用“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创作而成的新编秧歌小剧《拥军花鼓》,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演员王大化和李波都是传统的秧歌扮相:王大化手拿一面小锣,白眼圈,白鼻子,白脸蛋,头上扎着朝天的小辫子,腰系一根红布条,脚穿一双带彩球的鞋子,整个一副小丑扮相;李波则是穿一身红花袄裤,背一只小鼓,俨然是陕北村姑形象。他们且歌且舞,又有秧歌队的其他队员在旁唱和,一派欢腾喜庆。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哇)了门。猪哇、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当他们唱到“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的时候,秧歌队全体队员齐声接唱,观众们听得前仰后合,掌声雷起。开始,队员们都以为是演员的表演精彩,引得观众爆发笑声和掌声。可几场演出过后,他们感觉有些不对——每次演出都是在这句叠唱处引发全场骚动。散场后他们向观众请教原因,观众们却都笑而不答。这就奇怪了!最后,队员们找到一位民间秧歌老把式,人家告诉他们:歌词后半句是带有情色意味的土话。队员们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因为不懂方言,竟闹了这样的笑话!
于是,在之后的演出中,此处的歌词被改成了:“哎哩美翠花,海哩海棠花。”一直传唱至今。
自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鲁艺的广大音乐工作者们纷纷深入民间采风,对秧歌这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舞艺术进行改造,在延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秧歌在陕北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原始的巫术祭祀,用以祀神驱鬼,祈祥纳福,逐渐演变成年节当中庆祝娱乐的表演形式,在边区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但要创作出成功的新秧歌并非一蹴而就,《拥军花鼓》在创作演出中的这个小小的笑话,便揭示出鲁艺的音乐创作者在改编新秧歌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他们不但需要掌握秧歌的音乐和表演特色,还需要完整了解陕北乡村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创作出的新秧歌作品才能真正做到旧曲新唱。
参考资料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1937-1947》,朱鸿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文/缪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