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卓越”系列活动是学院党委精心策划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活动由“大型舞台演出”“音乐专题纪录片”“系列展览”和“理论研究”四大板块组成。按照学院部署与分工安排,全院各系师生共有“井冈山组”“抗日组(延安、晋察冀)”“抗美援朝组”“东北老工业基地组”“改革开放组”等五条寻访线路,分赴7省区116个寻访地,对红色经典音乐背后的故事和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寻访与体验。作为音乐学系教师代表,我有幸参与了山陕地区革命遗址的寻访工作。在数日的寻访过程中,我先后走访了南泥湾革命遗址、枣园革命遗址、延安鲁艺旧址等革命遗址;拜会了曾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老红军的后人等,收获颇丰,下面仅就在延安鲁艺旧址寻访的经历与感受作以分享。
作为本科阶段起即在沈音就读并留校工作的鲁艺后人,延安鲁艺的形象曾无数次出现在文字与影像中,但这次还是我第一次实地见到鲁艺校址,和印象中的截然不同。延安鲁艺的校园竟是如此的小,虽然鲁艺旧址周围经过重新整修,已经不完全是当年的样子,但鲁艺的建筑本身并没有改变。从标志性的礼堂开始算起,进入大门后只有三排窑洞,是当年的音乐、美术以及戏剧等几个系的教学区域,后面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总务等行政用房。
但是为什么我印象中的鲁艺是那样的大?难道只是因为受到很多刻画鲁艺礼堂的版画视角影响,而觉得它是那么的雄伟?
仔细想想,这并不是错觉。鲁艺确实很“大”,它是有“大”作品的学校。翻看我们的校史,仅仅在1939年,鲁艺音乐系创作的部分音乐作品就包含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军民进行曲》(歌剧)、郑律成的《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之歌》、吕骥的《保卫马德里》《五四纪念歌》、向隅的《打到东北去》、马可的《吕梁道情》、何士德的《新四军之歌》等等脍炙人口并铭刻在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
同时鲁艺更是一所有“大思想”的学校。毛泽东同志在鲁艺刚刚成立的1938年5月,就曾经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你们鲁艺是个小观园。我们的女同志比林黛玉好多了,会唱歌,会演戏,将来还要到前方打仗。抗日民主根据地就是大观园。你们的大观园在太行山、在吕梁山……”。这段话用生动的比喻提示出,“鲁艺”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校园的方寸天地当中,而是应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抱负。这一点在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又一次来到鲁艺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地指出了:“只在‘小鲁艺’学习还不够,还要到‘大鲁艺’中间去学习,只有这样,文艺创作才有源泉,才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句话无疑为鲁艺师生的创作、表演以及理论研究等实践指明了方向。
鲁艺人没有被校园所束缚,没有只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地创作、表演,而是倾听时代的声音,倾听大众的需求,真正把艺术活动和火热的时代与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艺人便是这样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大师”。鲁艺的校园空间虽小,没有大楼,没有大院,但传遍鲁艺乐声歌声的革命根据地处处皆是“鲁艺”的园地。陕北乃至当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到处都有“鲁艺”人的身影。因此鲁艺是真正开门办成的大学,是没有大楼、但真正为大时代、为最广大人民“歌与呼”的大学。
这样的鲁艺,带给我的启示与教育非常之大。我们应该传承什么样的鲁艺精神?怎样能够更好地传承鲁艺精神?一方面,我们今天的校园已经比过去的鲁艺大了太多,条件好了太多。但另一方面和当年又完全一样。校园,其实只是我们的“小鲁艺”。而时代,这个火热而鲜活的时代,才是我们的“大课堂”。我们的先辈正是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来指导实践,才能创造出那么多历史当中的辉煌。我们一定要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把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同时代同人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不负为新时代的鲁艺传人。
同时,这次寻访不仅是对自己学习与工作的学校历史的追索,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这也是一次再生动不过的党史教育。在此次经典寻访过程中,像鲁艺旧址、南泥湾等革命遗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鲁艺前辈留下的文物史料和他们创作的经典文艺作品成为党史“教材”,这些革命英烈和模范人物的事迹成为党史“教师”。这些让人从思想深处深刻感受和体会到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让我认识到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音乐学系 关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