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意宁

 

关意宁,副教授,1979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音乐学系传统音乐教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音乐生活》杂志华夏乐林专栏作者。 

2002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方向为声乐教育,师从金顺爱教授;2005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师从聂英教授;2011年于上海音乐学院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师从乔建中教授。2011年始于澳门沙金音乐学系任教至今。主教课程有:音乐学系专业课“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歌部分)、“文献阅读与写作”(民歌部分与民族器乐部分)、音乐学写作基础、毕业(论文)设计,全校共同课“民族民间音乐”(民歌、曲艺与戏曲部分)。

2014年3月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方法漫谈”讲座;2011年12月在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首届“传统音乐教学与教材建设会议”上发言;2012年4月在扬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区域音乐研究会议”上发言;2012年7月在西安音乐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上发言;2012年12月在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传统音乐教学与教材建设会议”上发言;2013年1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承办第三届“传统音乐教学与教材建设会议”上发言,2014年6月在甘肃省和政县承办的第七届“原生态民歌大赛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主要的文论成果有:《在表演中创造——陕北说书音乐构成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7月);《“坐场书”与“走场书”——从1980年代以来两种表演方式看陕北说书的变异与得失》(学术论文,《大音》,2011年5月);《“曲”径通幽 “艺”犹未尽——曲艺音乐研究反思录》(学术论文,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陕北说书”中“平安书”仪式音声研究》(学术论文,《大音》,2012年9月);《关于音乐文化区域分布地图有效绘制问题的思考——以陕北说书为例》(学术论文,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12月);《盛唐之歌——唐诗》(学术论文,音乐生活,2011年9月);《劳动歌的随想》,(学术论文,音乐生活,2011年10月);《陕北说书书词赏析(一)—(三)》,(学术论文,音乐生活,2011年11月—2012年1月;《文道畅谈——于庆新沈音讲座记》,(学术论文,音乐生活,2013年6月);关于地方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材编写问题的思考——“第三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乐府新声,2014年2月);关于岫岩之皮影(音乐生活,2014年8、9月);关于岫岩之太平鼓(音乐生活,2014年10、11月);岫岩——融合与精彩(音乐生活,2014年12月)。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主持上海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规划课题,《“陕北说书”中“平安书”仪式音乐的考察与研究》(2008年);主持《改造说书——延安文艺座谈会对陕北说书的影响》,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参与(第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民间音乐现状调查》子课题《陕北民歌现状调查》(2007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音乐地理研究》(2012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东北、西北锡伯族音乐、舞蹈跨境研究》(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