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
音乐教育学院作曲专业师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

为促进高等艺术院校学术交流、推进作曲专业课程改革,10月29-31日,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承办,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共有17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沙金音乐教育学院院长于学友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虹教授,音乐教育学院教师王晓璇、王小熙、张昊、李涛、张宝华及部分研究生共参加了此次会议。

听——三场学术盛宴

10月29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首都师范大学校领导、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领导、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老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沙金师生聆听了王安国教授主讲本次研讨大会第一场报告—— “高师理论作曲与基础音乐教育”。他讲述了我国理论作曲的发展进程,并针对国外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中国作曲艺术要在提高自身标准的前提下兼收并蓄的深刻思想。

29日下午,沙金师生参加了高为杰教授、蔡梦教授主讲的学术讲座。高为杰讲座的题目是“音乐创作——情与理的博弈”,他分享了自己的理论成果及创作作品,通过举例分析作品提出“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音乐的未来”的观点,指出了文化思潮的改变需经历“颠覆——修复——完善”的循环。

蔡梦讲座的题目是“以专业-学科一体化理念构建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蔡梦分析了普通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交集,提出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的观点,并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需要提出专业与学科一体化的观点。

当天晚上,沙金师生看了部分获奖作品及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作品音乐会。音乐会共演出十四首作品,形式丰富、题材多样,展现了当代高等艺术院校理论作曲专业的发展水平,获得与会代表和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论——三场学术分享与交流

10月30日上午,沙金师生聆听了“教师及学生优秀论文”的宣讲。本届研讨会涌现出了很多高质量论文,论题丰富多元,涉及各国、各时期、各年代的理论作曲研究。各位参会代表针对论文展开提问,进行点评,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下午,沙金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了理论作曲教学工作的研讨、研究生培养与学习的研讨,沙金师生在研讨会上分享、交流了自己的教学成果及学习经验,收获颇丰。

晚上,沙金师生观看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专场音乐会,音乐会共演出十三首作品,从声乐到器乐,从独奏到合奏,表演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评——纵观学术成果、展望未来之路

10月31日,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高虹主持。于学友对获奖论文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由康建东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通报理论作曲委员会机构建设相关事宜。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的召开丰富了国内作曲理论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了新一轮作曲理论创作及教学方面的革新。沙金师生在此次学术交流中开拓了事业,拓宽了思维,受益良多,对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学院作曲理论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文/音乐教育学院 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