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侨联组织自身建设 开创同心共建双赢局面——沈音侨联与沈飞集团公司侨联、法库县侨联开展“走进中航工业黎明、动力所”参观学习暨共建活动
侨联成员听取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情况介绍(党委组织部供)
侨联成员听取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情况介绍(党委组织部供)
为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精神,充分挖掘归侨侨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资源,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沙金侨联与法库县侨联、沈飞集团公司侨联在继去年签约缔结为友好侨联后,按照共建协作的工作计划,于4月28日,一行12人赴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参观学习,再次深入开展共建活动。沙金侨联主席李哲,副主席孙雨丰、王雪桦及学院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邹天伦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通过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介绍、观看宣传片以及参观工装制造厂、盘轴加工厂、航空部件公司和研究所的所展室,大家了解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制造企业,中国大、中型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其精细化的管理和浓厚的企业文化宣传氛围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特别是在听取对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成功研制的介绍后,了解到历经几代航空人的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发出赞叹的同时,大家也深切感受到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通过这次共建活动,沈音侨联成员纷纷感叹,作为“鲁艺”的后裔,作为艺术领域的研习者,我们沈音人更加需要“根植民族,融入时代,心系国运,服务人民”,深入挖掘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明确界定自己的“产品”,关注人才培养效益、艺术创作效益、社会服务效益,使我们的学子掌握高超的艺术技能,具有面向世界的视野、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都有一份责任感,履行艺术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责,使艺术教育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活动后,三家共建单位表示,今后将继续按照“加强联谊、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交往原则,进一步丰富共建活动载体,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将这种校、企、县侨联的共建协作模式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通过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邹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