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首《北风吹》是民族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唱段,它的旋律悠扬婉转,如同雪花在风中飘舞,轻盈而优雅,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情感和故事。然而,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并非如它的旋律那样平顺流畅。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始于1944年秋,为了向党的七大献礼,周扬提出在秧歌剧的基础上,以“白毛仙姑”的故事为题材,集体创作一部大型的舞台剧。剧本先由熟悉这个故事的邵子南执笔,他以诗剧的形式写成了几十场的《白毛女》。而后鲁艺组织了以张庚为负责人的《白毛女》创作班子,由马可、瞿维、李焕之、向隅和张鲁负责音乐创作。
彼时,对于《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方法基本上同于秧歌剧,从民间音乐中选取符合人物性格的曲目加以改编,比如《白毛女》中穆仁智就用了《大平调》,朗诵体的曲式,与穆仁智的奸猾性格相符;又如黄母烧香念佛也是一个音符未改地利用了《目莲救母》的念经调。不过,从民间取材的创作方法说起来简单,可想要创作出与人物剧情相得益彰的歌曲,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庚是《白毛女》的总负责人,他为整个剧本、音乐、舞美等艺术创造提出过很宝贵的意见,对《白毛女》的成功有着重大贡献。例如,他要求曲作者对剧本内容要有深刻理解,对剧情的变化发展、人物性格的掌握,都要有深刻思考。同时提出歌剧开场的第一曲,开口就要抓住观众,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能流传在群众之中。
于是,为了创作开场曲《北风吹》,张鲁等五个作曲者花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共写了近20 首,但每次到张庚那里试唱,总是通不过。
第三天下午最后一次试唱后,张庚下达了最后通牒:明天一定要把《北风吹》完成,演员们还等着排戏呢!每个作曲者也急得要命,回去连夜修改曲目。那时张鲁在五个人中间是唯一没有单身宿舍的学生,眼看时间已经是第四天凌晨4点多钟,因为屋里没有创作的环境与条件,无奈只好把本班同学孟于的房门敲开。在不到8平方米的房间里,孟于抚养着刚生下的孩子,尿盆、屎盆,再加上木炭火盆上烤着尿褥子,气味熏人。但那时张鲁一心扑在《北风吹》的创作上,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只是冥思苦想。正想得心焦,突然想起贺敬之曾说过:“喜儿最好用河北民歌《小白菜》作为她的基调。”想到这里,张鲁茅塞顿开,高兴得跳了起来,把屋里孟于的孩子吓得哇哇哭起来。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借着人家的屋子搞创作呢!
不过,《小白菜》的旧曲过于低沉忧郁,并不符合十七八岁天真活泼、纯朴可爱的喜儿的性格,也不能表达她盼望爹爹及早返家的不安心情及内心的忧伤。所以,在确定了基调之后,《白毛女》的作曲者们经过反复推敲,把原曲的五拍改为快慢适中的三拍,又在旋律上根据喜儿当时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予以发展变化,使感情更为深化,更为饱满地表达了她盼爹爹又担心爹爹的内在感情,这才成就了中国民族歌剧标志性的曲目《北风吹》。
参考资料:《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及演出》张鲁,《延安文艺档案 延安音乐家2》,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年。
文 / 缪倩兰
初审初校 / 李思韵
复审复校 / 李
放
终审终校 / 王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