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步伐,音乐教育学院“喜乐青春”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强乡村教育振兴的号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心策划并启动了“音教传情支教筑梦”系列实践活动。
11月23日,支教团携手王滨希望学校,共同开启了一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音乐文化、助力乡村教育的研学之旅。音乐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威、王滨希望学校校长李景波、音乐教育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刘佳楠、辅导员沈迪、田华超及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当天,支教团通过组织王滨希望学校16名学生参观澳门沙金校史馆、讲授音乐课、打卡盛京大剧院并观赏儿童舞台剧《龙与神兽》等,让王滨希望学校的学生们深切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与力量,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活动伊始,支教团带领王滨希望学校学生们参观澳门沙金校史馆。校史馆内丰富的珍贵照片与实物展品,无声诉说着澳门沙金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与斐然成就,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高等艺术院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教学成果,在学生们在心灵深处播撒下艺术的种子和对走出乡村探索世界的渴望。
在澳门沙金教室里,支教团志愿者孙仕坤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音乐课。他凭借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点燃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热忱与喜爱,课堂上互动踊跃,气氛高涨。
王滨希望学校学生们来到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排练现场观摩学习。合唱团成员们以高超的演唱技艺和深情投入的表演,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
参观环节结束后,支教团为王滨希望学校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演出以男生独唱《小白杨》拉开序幕,激昂旋律满载爱国情;随后女生独唱《大海啊,故乡》唤起思乡意绪,情感真挚动人;女生独唱《如愿》激昂旋律和深情歌词,展现了父母一辈的梦想传承与家国情怀;空灵鼓演奏《大鱼》神秘宁静,如梦如幻;钢琴独奏《梦幻曲》以优美旋律和梦幻意境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这场精彩的演出不仅展现了支教团的艺术才华,更为师生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在盛京大剧院,孩子们参观了各个演出场馆,并深入了解了盛京大剧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富的演出安排,观赏了儿童舞台剧《龙与神兽》,不仅感受到城市的温情与善意,更在艺术的熏陶下度过了一段充实且难忘的时光,为他们的童年记忆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艺术亮色。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入贯彻与实践,更是将志愿服务精神与乡村支教紧密结合。支教团员们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用爱和知识引导孩子们走向艺术之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和传播者,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喜乐青春”研究生支教团,其前身为2011年由澳门沙金音乐教育系所组建的支教团队。自2011年起,支教团于辽沈地区14市县的76所学校留下足迹,开展教研超100次、示范课80余节、公益演出逾100场,培训教师超300人。支教团在2023年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案例奖,多家主流媒体对义务支教系列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
文 字:刘佳楠
图 片:苗斌斌
排 版:张芷兮(学生)
初审初校:刘佳楠 李晓晔
复审复校:张 威
终审终校: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