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台别开生面的“新时代鲁艺联谊晚会”在澳门沙金音乐厅举行。晚会荟萃了延安时期创作的声乐、话剧、舞蹈作品,其中,生动活泼的秧歌剧《兄妹开荒》颇为引人注目。当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创作表演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已载入中国文艺史册,享有盛誉。
《兄妹开荒》曲作者安波之子、刘嘉绥先生当晚就端坐于“新时代鲁艺联谊晚会”观众席,与澳门沙金师生一起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将其父安波在延安创作《兄妹开荒》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依据开荒劳模事迹编写
这部著名的秧歌剧是1943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羊路由编剧,安波作曲,秧歌队王大化、李波表演的。作品内容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编写。此剧原名《王二小开荒》,后来以群众通称的《兄妹开荒》定名,成为1943年春节文艺演出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成为文艺与群众结合、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典范。
谈到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创作演出情况,刘嘉绥眼中好似燃起了一团火。“父亲曾多次提起这段往事,这部秧歌剧的演出盛况一直镌刻在父亲的脑海中,这是父亲音乐生涯中最宝贵的记忆。”刘嘉绥如是说。
“小调大王”多才多艺
谈到创作缘起,刘嘉绥说,安波到延安之后,抱定向民间艺人学习的态度,开始研究当地的民间音乐,经常深入基层收集音乐素材,并将收集的资料随手记在烟盒等小纸片上。安波辗转于榆林、延安、西安等地搜集记录的民歌,其中有33首刊载于《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他在歌曲的曲谱上配上各段歌词,标注出歌曲流行地区,以及注释采录的时间地点并释义其中的方言、典故、采录缘由等。为了学习掌握陕北民歌,安波和农民歌手形影不离,睡同一孔窑洞,吃同一个锅里饭菜。他不仅掌握了当地的音乐音调、音乐语言等规律性的东西,而且也掌握了当地语言和语调的变化特征。安波搜集、创作的歌曲,不论从数量还是从创作周期来看都是非常可观的,仅在1938年他就收集记录了数百首民歌,熟记的民歌有200多首,而且还为十多首民歌填写新词数,同志们送给他一个朴素而又光荣的称号“小调大王”。
安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国音乐事业,他在音乐、戏剧、文学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安波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编导,将诗歌、朗诵、歌曲、舞蹈、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描绘辉煌壮丽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画卷。他还收集、整理、研究、编选了许多民间音乐作品,出版学术专著。
运用民间曲调进行创作
1942年12月的一天,鲁艺领导交给安波一个任务:组织一支宣传队,一面与工农兵群众同庆新年,一面宣传抗日救国十大政策,这虽是一支宣传队,但也应是一支文艺表演队,应创作出一些反映边区人民生活并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来。安波召集熟悉民间艺术的鲁艺艺术家们群策群力,很快创作出秧歌剧《兄妹开荒》。
1943年2月5日,在延安城北门外的文化沟,两万人观看鲁艺的文艺演出。鲁迅艺术学院教员王大化手执小铜锣,学员李波身背小花鼓,用锣鼓和唢呐伴奏,以男女声对唱载歌载舞的方式演出了这个作品。王大化扛着锄头饰演哥哥,李波打扮成小村姑模样饰演妹妹,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之后,两人走出校门,在乡村、在广场连续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受到百姓热烈欢迎。《兄妹开荒》演到哪里,观众就跟到哪里。
《兄妹开荒》演出轰动陕甘宁边区
这部秧歌剧运用陕北花鼓、晋南眉户等民间音乐元素,同时结合现代音乐技巧和手法创作,旋律优美抒情,唱词活泼生动,以音乐塑造人物形象,以舞蹈表达人物情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延安地区拥军爱民的火热生活,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喜爱。
首演几天后,《解放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对以《兄妹开荒》为代表的秧歌剧发表了评论文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将《兄妹开荒》作为电台主题曲。《兄妹开荒》成为当时延安地区影响最大、最为著名的一部音乐作品。演员喜欢唱,群众喜欢听。刘嘉绥回忆起父亲曾对家人说,延安老百姓至少看三遍以上,第一遍是看秧歌剧《兄妹开荒》剧情;第二遍看演员的精彩表演;第三遍是为了参与这部秧歌剧,很多百姓在街头跟着《兄妹开荒》的演员一边唱一边跳,气氛非常热烈。
《兄妹开荒》的演出轰动了陕甘宁边区。一传十,十传百,只要有鲁艺秧歌队的演出,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就奔走相告,争相观看,有人干脆带上干粮跟着演出队一起走,场场不落空。秧歌剧《兄妹开荒》中《向劳动英雄们看齐》这首歌很快在群众中流行开来,百姓家里办喜事,都会反复地吹奏这首乐曲。《兄妹开荒》还曾以其他艺术形式流传,比如:钢琴曲、连环画等。
安波创作的《兄妹开荒》等音乐作品是向民间音乐艺术学习的成果,他对民间音乐的深入挖掘以及作品与时代的融合度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些作品表达了鲁艺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至今仍广为传唱。
(来源:北国·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