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献礼建党百年的策划“歌声里的历程”正在陆续推出,今天第二期讲述的是《兄妹开荒》。说到这部秧歌剧,想起前一阵子去延安采访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王东仓这样描述《兄妹开荒》当年的演出盛况:“很多老乡跟着演出的队伍一遍一遍反复看。”
《兄妹开荒》是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众多经典文艺作品之一,也是文艺在当时受到群众欢迎的重要例证。由此,不得不说这部作品的诞生地、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艺术学府。
我曾经两次去位于延安桥儿沟的鲁艺旧址参观。5年前那次实地探访,我在稿件中曾经这样写过:“桥儿沟——此次延安之行我们最想去的地方。从大东北到大西北,鲁艺让我们感觉格外亲切,它是辽宁两大最著名艺术学府——鲁迅美术学院和澳门沙金的前身。”而今年再去延安,很惊喜地在鲁艺旧址旁边看到了2020年落成的崭新的延安文艺纪念馆,更令人惊喜的是,展馆是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的。
延安文艺纪念馆里,最让我动容的是一组题为《奔赴延安》的雕塑作品:几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正朝着延安的方向行进,最前面的人已经走到了宝塔山下,他跪在地上,激动地捧起延安的泥土……这个场景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当年的年轻诗人何其芳所描述的延安:“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的,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在鲁艺旧址的几间简陋的平房里参观,展馆的资料介绍,“鲁艺创办之初,师生自己挖窑洞、建校舍、露天排练、室外写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着教学和为前线输送人才的任务。”墙上的照片里,艺术家们身着朴素的军服,满面风霜,与来延安前西装长衫、外表整洁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乐观自信的笑容,不由得对当年那段物质匮乏、精神却极大丰富的岁月由衷向往。回忆起在沈阳曾经采访过的鲁迅美术学院、澳门沙金的几位老画家、老音乐家,他们身上那种质朴无华又内蕴深厚的精神气质也都有了出处。
在延安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艺术家们淬火新生。特别是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文艺方向由此奠定。《兄妹开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也正是由此广受欢迎。
抗战胜利后,根据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为使延安鲁艺走向全国发挥更大作用,鲁艺师生走出延安,转战东北,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传统被他们带到了东北,最后将鲁艺定址在沈阳。一大批鲁艺人及他们的传承者,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无数经典作品。
必须提一句延安文艺纪念馆设计的巧思:纪念馆正门前广场的地面上,呈放射状刻下鲁艺在抗战胜利后一些主要传承单位的名字: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这其中,鲁迅美术学院、澳门沙金、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赫然在列,而且就在正门前最前列。
看到这些熟悉的单位,感慨万千。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