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卓越”系列活动丨戏剧影视学院阶段性成果汇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鲁艺精神(五)


    编者按:澳门沙金戏剧影视学院下辖七个专业系部,即戏剧影视表演系、戏剧影视文学系、播音与主持系、音乐剧系、戏剧美术设计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影视摄影与制作系。在《百年卓越》系列活动中,戏剧影视学院各系师生按照澳门沙金《百年卓越》系列活动整体规划,凝心聚力,协同作战,以系部为单位兵分六路,于今年3月开始“东北老工业基地”红色寻访。这六路纵队又分别选派师生组成若干寻访小队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性工厂、企业、场馆以及采访对象家里等,深入挖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历程、伟大贡献、伟大精神、宝贵经验等主题,力求讲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故事,为礼赞建党百年,服务辽宁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截至目前,戏剧影视学院红色寻访六路纵队已经完成了全部寻访计划,并按照戏剧影视学院《百年卓越》系列活动方案要求,参加红色寻访的师生均已做了信息分享。师生们被一个个真实故事、一位位平凡英雄的事迹所打动,结合专业特点进入到沉浸式教学阶段,创作了一系列汲取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养分的迎接建党百年的优秀作品,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践行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鲁艺精神传承者的使命初心。

本期与您分享的是戏剧影视学院红色寻访“六路纵队”之一
戏剧影视表演系师生的《百年卓越》系列活动完成情况


红色寻访  访全国劳动模范李湘君

   2021年5月,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教师和学生代表来到全国劳动模范李湘君的家里进行寻访。李湘君从1954年开始就被评为厂、区、市、省及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8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曾先后受到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采访中,引人瞩目的不仅仅是满墙的荣誉勋章及奖状,更令人动容的是李湘君在荣誉傍身的背后,依旧十分谦虚低调,依旧认为自己所做的不够。退休后的她,始终坚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默默奉献,例如为社区群众服务,在社区做义工,打扫社区卫生,为社区邻居发声完善基础设施等等。在与同学们谈到年纪这个话题时,李湘君说:“我还要在去世之后,把遗体也捐献给国家,帮助我国的医疗事业。甚至全家总动员,组织全家人都参与到遗体捐献的行列当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中,已经成为了李湘君的人生信条。现场一位同学想起父亲也曾经提过想捐献遗体的事情,她坦言:“那个时候自己,并不理解父亲的想法,觉得人还是要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通过这次寻访,我理解了奉献的价值所在”。  
    寻访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收获。有感悟、有触动。 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并没有作别昔日的劳动精神,我们仍旧处于一个需要榜样,需要奉献的时代。而且,新的环境也会孕育新一代劳模,我们会借助榜样的力量,把他们当作一面“镜子”,脚踏实地,无私奉献,拼搏进取。如同李湘君老人一样,虽然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但我们青年人最需要的优秀品质、崇高精神又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光。

红色寻访  访工人村机械厂工人

     2021年5月,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师生来到工人村采访,沈阳市低压电器厂退休职工吴亚兴给人感觉是性格开朗,非常健谈,而且谈话时思路敏捷,对学习有着独到的见解。吴亚兴说到,他们这一代人,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很早就参加了工作。并且身为机械厂的工人,在机械生产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工具,可是在当时的年代工具对他们来说压根就做不到人手一份,只能人与人之间相互借用,甚至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不使用任何辅助的工具情况下来开始工作,因此双手都布满厚厚的老茧,这些都是真真正正付出自己辛苦与劳作的见证。当年的老一代劳动模范至今仍有人在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他们的优秀品质、崇高精神和突出贡献,只为在有生之年多为人类、为社会、为祖国多做贡献。


沉浸式教学  话剧《父亲》片断排演

    百年卓越系列活动伊始,师生们决定复排话剧《父亲》。话剧《父亲》创排于1999年,2004年再版,先后获得第三届东三省话剧节金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金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几乎包揽了我国所有的国家级戏剧奖项。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通过工人杨师傅一家曲折的经历、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普通工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期的心路历程,彰显出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而在排演过程中,受限于同学们的经历,对剧中人物的情感,难理解,难把握,对揣摩,难再现。排练一度陷入停滞。团队成员参与此次红色寻访活动后,同学们完成了一次心灵及思想的转变,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剧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对复排《父亲》更具信心。要把他们身上勇于进取,甘愿奉献、忠于职务、以爱领路的精神,通过戏剧,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