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澳门沙金音乐厅,管弦系合奏课教学系列音乐会如约而至,谜语——沈音•北方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音乐会高朋满座,座无虚席。聆听心灵之语,交响音乐之谜,一个个音符如精灵般欢舞跳跃,忽快忽慢的变奏像是一首动人的诗,情到深处,身临其境般沉醉。
音乐会以贝多芬的《莱奥诺拉第三号序曲》开场。此作品于1806年,为歌剧的修改本而作,这一首是所有4首序曲中,情感表达最为丰富的一首。这首序曲开始也是下行八度,在这首序曲中,贝多芬重新使用了奏鸣曲式,使剧中一些主题因素得以重现,并表现得更富有层次。接下来的是德彪西的《萨拉班德》。萨拉班德舞十六世纪起在西班牙流行,并逐渐具有了西班牙的民族特色,以后又流传到欧洲各地。萨拉班德舞曲是用于这种舞蹈的特定音乐,音乐特点主要是慢速,三拍子,强音常在第二拍出现。这首作品取自Pour le piano第二首,原本是德彪西Images oubliées中的一首,由拉威尔配器,与传统的”萨拉班德舞曲”应该说是具有本质上的联系,这类舞曲的基本特征在这首作品中均有所展现。乐曲风格庄重、典雅,结构规整、严谨。由于一个和弦在音阶的不同音级上反复出现,其效果独特、新奇,被后人称之为“印象派”音乐的曙光。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也是这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乐曲的主要主题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弦乐器奏出的前一部分(6小节)在g小调上,后一部分(4小节)则有管乐器加入,并转为G大调。这支优美而稍带悲哀情调的旋律稍加展开后便不停顿地转入了十四个变奏。每段变奏均以作曲家的亲友作为主题人物来加以描绘,每段变奏就如一幅幅鲜明的人物画像。此曲不但展现了艾尔加生动且丰富的想像力,也留给世人无穷的想像空间。"谜语"这一词仅指变奏主题而言。 本曲由一个主要主题("谜语"主题)与十四段变奏构成。总谱上的题献是"献给乐曲所描绘的我的十四位朋友"。后人只能根据每首变奏曲前的缩写字母或绰号来加以猜测。悦耳的古典音乐,让全场感到余音袅袅!
至此,谜语——沈音•北方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完美落幕。本场音乐会所有曲目均为首次排练演出,66名乐手将压力转换为动力,辛勤排练力求完美,只为在这个舞台带给您最震撼的视听盛宴。沈音•北方青年交响乐团这支年轻的队伍,继承鲁艺精神,始终坚信努力、汗水和辛劳会让我们下一次更加完美。我们一直在路上,请期待我们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演出。
管弦系合奏课教学系列音乐会圆满成功,万众瞩目,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