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天安门广场,凝望城楼上那枚庄严的国徽,你可曾想到,国徽背后凝结着的是闪闪发光的智慧、构思、设计、铸造和大制作。
在金属国徽的诞生地——辽宁沈阳的铁西区,有几十万工人奋斗在一线。我有幸可以跟随一位长者,走进国徽的铸造史。他就是沈阳第一机床厂退休干部张贵卿。今年87岁的张爷爷最喜欢穿的,仍是那套蓝色的工装。
清晨,我们来到沈阳第一机床厂,见到了张爷爷。走进机床厂,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放眼整个工厂,高楼林立,车间宽敞明亮。张爷爷告诉我们,机床厂当年并不像现在这样气派。工厂的前身是一个坦克生产厂,日本投降后,苏联军队把好设备全部运走,剩下的都是一些破旧的设备。后来,工厂又被国民党用来养马,工人们只能自己擦拭设备、清理马粪、捡拾零件,把一些好的零件留下来准备以后装机床。再之后,大家又自发捐献工具,这才恢复了生产。张爷爷感慨地说:“老一辈工人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愿意把一切都奉献给这里。”从张爷爷身上,从几十万工人身上,我看到了奉献与担当。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张爷爷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述着一件件陈列的机械设备背后的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复刻品,张爷爷动情地回忆起1951年机床厂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艰难过程。那时候,对于刚恢复生产不久的沈阳第一机床厂来说,这个任务既光荣又异常的艰巨。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工人们没有放弃,毅然决然地接下这项光荣的生产任务。大家说,就是用牙啃也要啃出来。在铸造国徽的日子里,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工作,困了就在厂房里和衣而睡,饿了就拿着窝头就着咸菜啃两口,铸造车间经常是彻夜灯火通明。没有炉子,工人们砌了个砖炉;没有化铝罐,自制铁罐代替;没有脱氧剂,用木棒搅拌脱氧;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就在炉前肉眼观察铝水颜色的变化。1951年4月,工人们硬是凭着目测、手工操作,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提前20天成功铸造出10多枚不同型号的国徽,其中直径2米的大型国徽于1951年5月1日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直到今天,那枚宽直径2米,竖直径2.4米,重达487公斤的国徽仍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熠熠生辉。
今天,铸造国徽的荣光虽已成为历史,但铸造国徽的精神更需代代传承与弘扬。正是有了张贵卿这样一批批优秀的产业工人,辽宁老工业基地才能不断书写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机床、第一台压缩机、新一代舰载机等大国重器的传奇。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努力做有毅力、有朝气、有担当、有梦想、有行动的一代。
戏剧影视学院2018级学生 孙海欣
2021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