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管弦系教研室主任系列讲座之《大提琴的前世今生》在学院三好校区第二教学楼424多功能厅举办,讲座由中、大、低音提琴教研室主任孙小松主讲,系班子成员及部分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以一段音乐会视频拉开序幕,随后进入问答互动环节。在追溯最古老的拉奏弦乐器和最古老的弹拨弦乐器的问题中,将师生们带入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孙小松以图片、音频、视频、讲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从原始弦琴到竖琴;从Rabab到Viehuela等弦乐器不同分支,不同种属的关系和演变。他带领师生由中世纪的欧洲来到唐朝的中国;由古老的阿拉伯半岛穿越至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在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件件古老的乐器文物和一段段来自遥远异国的演奏中,让大家了解到文化和艺术是如何通过迁徙、贸易、战争甚至殖民,从一个地方传播到人们想象中遥不可及的世界的另一个角落。
最后,他阐述了:Viola da gamba家族与提琴家族是几乎在同一时期诞生,并且平行发展的;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并列式的而非继承式的。对于这两大乐器家族的亲缘关系,他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进行了细致严谨的论证。
整场讲座使用了丰富的多媒体手段,结合与现场师生的互动问答,让讲座既活泼有趣又不失科学严谨。同学们既在宏观的历史尺度上了解了弦乐器的起源与发展,又在现代大提琴的微观尺度上掌握了它与家族中其他成员的成长脉络。正像他所说的:只有了解了大提琴的“前世”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今生”。